89.4 万吨棉花配额就位,国内棉企能否 “接招”?

发布时间: 2025-01-06 作者:admin 浏览:578次

近日,据山东、江苏、河南等地的纺织企业及棉花贸易商反馈,2025 年总计 89.4 万吨的 1% 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已陆续通知下发,下发时间与 2024 年大体一致,其中 33% 为备受瞩目的国营贸易配额。

有部分棉企透露,自 2024 年 12 月下旬起,国内用棉企业以及中间商对于港口保税棉,还有 12 月至次年 2 月船期的高等级、高指标外棉的询价热度逐渐攀升。一方面,当前 1% 关税下保税巴西棉的进口成本与内地库新疆机采棉报价相比,顺挂幅度高达 1500 - 2000 元 / 吨,外棉价格优势显著;另一方面,近期广东、江浙、福建等沿海地区的纺服企业纷纷反馈出口订单呈现回暖迹象。基于这些因素,业内普遍预判在春节前国内企业大概率会迎来一波集中补库潮,市场信心也随之稳步回升。

然而,尽管 1% 关税配额正逐步到位,但短期内国内涉棉企业大规模进口美棉、巴西棉、澳棉等的可能性并不大,更倾向于恢复性增长,棉企对此不宜过度乐观。

首先,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一事仍悬而未决,犹如高悬的 “靴子”,市场忧虑挥之不去。由于使用外棉生产的纺服产品同样面临加征关税风险,再加上尚未解除的新疆棉进口禁令带来的利空影响,在中国政策、相关消息未明朗前,纺织企业与棉企在采购外棉时都极为谨慎。

其次,2025 年 1% 关税配额的发放明显倾向于外向型、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,并非普惠式的 “雨露均沾”。加之有 2024 年后期进口配额严重短缺的前车之鉴,企业大多会精打细算,将配额精准用在关键之处,并且倾向于采用 “细水长流” 的采购策略,避免过度囤货。

再者,近期美棉、巴西棉、澳棉等外棉的保税 / 船货基差明显虚高,随着 1% 关税配额发放落地,国内进口企业都盼着外棉基差能迅速回落,以便抓住时机逢低补库,这也使得企业现阶段不会贸然大规模进口。

最后,2025 年人民币汇率贬值趋势愈发显著,用棉企业与贸易企业观望情绪浓重。随着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,其贸易保护政策极有可能助推美元开启新一轮强势周期,加之我国外部贸易环境变数增多,各大机构纷纷研判 2025 年人民币汇率或将跌破 2023 年 9 月创下的低点,这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进口外棉的顾虑。